學院于1925年9月建校,時為譽有“滄州黃埔”之稱的泊頭師范學校。
2000年7月更名為滄州師范泊頭分校,開始招收全日制?粕,舉辦大學?平逃。
2007年12月經河北省政府正式批準成立泊頭職業學院。
建校九十年來,為河北乃至全國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,其中不乏國家高級領導干部、科研人員和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民教師,為中國的建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。
地理位置
學院坐落于素有“中國鑄造名城”、“汽車模具之鄉”之稱的河北省新興城市——泊頭市,東臨渤海,北依京津,南接齊魯,104、106國道、京福高速、石黃高速、京滬鐵路、京滬高速鐵路等交通干線縱貫全市。學院東距泊頭火車站、泊頭汽車站均不足2公里,校門口有多條市區公交線路通行,交通方便,地理位置優越。
校本部位于泊頭市中心繁華地段,占地46萬平方米 ,建筑面積17.6萬平方米。建有4棟教學樓、3棟實訓樓、9棟學生公寓、4座大型學生餐廳、圖書館、辦公樓、科技樓、藝術樓、大禮堂、體育觀禮臺和高標準運動場。學院教學科研環境優越,固定資產總值4.5億元,擁有設備齊全、條件完備的各類實驗室及專業教室,圖書館紙質圖書保有量達到43.8萬冊,電子圖書達到15萬冊,配有先進的圖書電子管理系統。校園環境優美,綠化率達40%以上,綠樹蔥蘢,芳草含碧,百花飄香,亭臺樓閣掩映其間,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花園式學校、省級綠色學校,是興學育人的理想場所。
“十三·五”期間,學院將加大基礎建設的投資力度,除繼續完善實訓設備、專業書籍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外,學院還將加強校園信息數字化建設的整體設計,以信息數字化資源建設及其應用為核心,建立科學高效的信息數字化運行機制,打造智能化、信息化、數字化校園。建立覆蓋全院的無線網絡接入系統,實現校園網絡覆蓋率100%。整合資源,建設全院統一的大數據平臺,實現全院無紙化辦公。建立起各應用系統間數據交換、協調、共享的大數據庫,2017年前將完成信息數字化建設,建成業務信息高度共享的數字化校園。
辦學理念
“依法治校、民主管理、以人為本、科學發展”
以教育類專業為主導,信息機械類、經濟管理類專業為輔翼,以藝術類專業為補充,以成人繼續教育為新增長點。服務于京津冀一體化,服務于2025中國制造,服務區域經濟發展,立足滄州及渤海新區,面向全省,輻射環渤海區域,堅持應用型、開放式、有特色、高水平的辦學定位,構建多元化教育體系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做好校企聯辦、工學結合,大力推進學生素質拓展、強化學生就業技能培養,重視學生的就業指導,努力做到學院有特色、專業有特點、學生有特長,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高等人才。學院大力弘揚“品德至上、技能寶貴、勞動光榮、創造偉大”的時代風尚,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科學、有序發展。
師資力量
學院師資力量雄厚,近年來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教師,截至目前共有教師352人 ,其中來自各行業一線的兼職教師48人,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75人,博士1人,碩士學位82人。教師們來自于全國15個省、市,畢業于南開大學、吉林大學、北京師范大學、河北大學、西南大學、白俄羅斯音樂學院、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在內的近70所大學,實現了教師思想、文化、學術的大融合。學院大力開展“職業教育論壇”、“青藍工程”、“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”,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培養,鍛造了一支“結構合理、師德高尚、關愛學生、業務技能嫻熟”的教師隊伍,保證了教育教學的質量。其中雙師型教師達到33%,河北省“三三三人才工程”二層次人才1人,滄州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6人,特級教師3人,另有3人成為曾憲梓基金獎獲得者。
專業建設
學院現設學前教育系一部、學前教育系二部、機械信息工程系、經濟管理系、繼續教育中心等教學機構。開設飛機機電設備維修、空中乘務、工業機器人技術、機電一體化技術、機械制造與自動化、模具設計與制造、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、藝術設計、室內藝術設計、動漫制作技術、視覺傳播設計與制作(UI設計方向)、計算機網絡技術(含網站開發與設計,軟件編程,數字營銷,web前端軟件開發四個方向)、會計、電子商務(含跨境電商,淘寶電商運營兩個方向)、市場營銷(含互聯網營銷,互聯網品牌策劃兩個方向)、物流管理(含企業電商運營管理,物聯網運營管理兩個方向)、旅游管理、小學教育、學前教育等近30個專業(方向)。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500余人,其中物流管理、藝術設計為中央財政重點支持發展專業,學前教育、計算機網絡技術、會計、藝術設計為學院骨干專業,學前教育專業為學院特色專業。
學院按照“重點突出、特色鮮明、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協調發展”的思路建設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,到2020年力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3—5個專業群,以此提升專業內涵,提升專業核心競爭力!笆の濉逼陂g,專業設置數量將達到25個左右。力爭1—2個專業建成省級重點專業,5個以上專業成為院級重點專業和特色專業。